行业资讯

客服

简介

   进口汽车配件网总部设立在广州市越秀区致友汽配城,26家合作伙伴战略遍布全国。主要经营适用德国奔驰、宝马轿车以及路虎、保时捷、本田、奥迪、凯迪拉克全车汽车配件的销售业务。业务以广东广州为中心,辐射国内一二三线城市,分销网络遍布全国,配件采取就近仓库发货,保证质量同时更保证货运物流时效,联系电话:13711217509

行业资讯

汽车配件 > 行业资讯 > 新能源车企不愿选国产电池 盈利不及预期

新能源车企不愿选国产电池 盈利不及预期

来源:网络转载 2020-07-28 07:23:02 阅读:

本篇文章1162字,读完约3分钟

2014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进入快车道,导致动力电池市场供不应求的现象,进一步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投放。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动力电池的供应是供不应求,上市公司相关的下游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并没有受益匪浅。

新能源车企不愿选国产电池 盈利不及预期

一半的上市公司利润低于预期

据统计,在已发布季度报告的13家动力电池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中,有7家净利润同比下降。鄯善、天骐锂等少数盈利较好的公司的利润不是由动力电池相关业务驱动的,而是由于其他原因,如非经常性损益和上一年度经营成本高。

新能源车企不愿选国产电池 盈利不及预期

动力电池供应不足。为什么相关的产业链没有得到很大的好处?CCID咨询汽车产业研究中心的分析师王家弘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虽然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在2014年开始增加,但全年的总需求不足10万辆。另一方面,包括电解质和阳极材料在内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状态,10万辆汽车的增加带来的需求只是消耗了过剩产能,所以生产企业的利润拉动没有表现得那么快。另一方面,虽然动力电池的需求在2014年爆发,但实际上,整个行业的投资始于2012年甚至2009年。从目前来看,动力电池制造商和材料制造商仍处于成本摊销阶段。此外,由于对终端的强劲需求,从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整个行业继续投资动力电池。因此,在他看来,相关企业在未来两年内仍将处于成本摊销状态。

新能源车企不愿选国产电池 盈利不及预期

此前,中国电池网总编辑杨普宇曾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虽然市场需求增加,但相关材料制造商的产量并没有增加,行业内的价格战降低了整个行业的毛利率。另外,据记者了解,在此之前,虽然上述部分上市公司参与了动力电池的生产和配套,如骆驼股份,但当时这些企业的业务更集中在利润率相对较低的低端铅酸蓄电池或汽车起停池。 新能源动力电池研发和生产的大规模投资基本在2014年下半年和2015年上半年,暂时未能分享太多的市场红利。

新能源车企不愿选国产电池 盈利不及预期

产业链企业加快前端投资

据记者了解,包括特斯拉(Tesla)和宝马(BMW)在内的外资生产企业将选择跨国电池供应商作为支持供应商,而BAIC和SAIC等自主品牌也希望通过合资或收购,将动力电池作为限制新能源汽车在自己手中推广的核心部件。包括没有面向市场的新能源模式的长城汽车(Great Wall Motor),该公司还与韩国电池制造商lg Chem签署了一项协议,从2017年起,该公司将为长城汽车生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批量供应逾20万块电池。

新能源车企不愿选国产电池 盈利不及预期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想选择国产电池,而是说虽然有很多制造商,但没有多少制造商真正有能力匹配整车。在集成能力、生产一致性和安全性方面,国内电池与跨国企业还有很大差距。一位自有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负责人坦言。据统计,国内有177家企业参与支持动力电池的生产,但事实上,只有比亚迪、天津李绅、深圳自行车、合肥郭萱高科技和万向集团旗下的万向益能进入整车供应链。

上一篇:出租车要真正接轨市场

下一篇:科尼塞克超跑计划2016年起将产量翻倍


标题:新能源车企不愿选国产电池 盈利不及预期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4480.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