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预测:成品油价最早8月25日下调
本篇文章1334字,读完约3分钟
受全球油价大幅下跌和中国汽油柴油价格可能调整的影响,中国成品油贸易商停止采购商品。
8月9日,山东一成品油交易员告诉编辑,他正在联系客户,准备大规模抛售,以规避即将到来的价格风险。在他看来,本月内中国成品油调价窗口有期望开启。
据卓创子研究所报告,如果世界油价小幅波动,保持在105美元/桶左右,中国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最早将出现在本月29日;如果原油价格继续下跌,保持在每桶103美元左右,价格调整窗口将在本月25日左右出现。
但是,这仍然远远超出了交易者对于价格调整的一般预测。目前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诸多弱点再次被市场所拷问。
价格调整时间受到质疑
2011年4月7日,NDRC上调汽油和柴油价格。接下来的四个月,中国的油价一直没有调整。然而,在此期间,世界油价下跌了近30%,远超4%。
根据石油专业机构的供应数据,2011年4月7日,wti原油期货价格报108.8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为122.30美元/桶。截至8月9日,进口汽配网指出,wti原油期货最新价格为78.4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破100美元/桶。
与上述两点的油价相比,wti原油价格大幅下跌30.36美元/桶,跌幅为27.8%;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22.3美元/桶,跌幅18.2%。
受全球油价和三地原油走势变化率的打压,该地区大部分运营商操作谨慎,按需推进,中间商操作保守,大单很少交易。
但8月8日,发改委价格司经理解释说,“单纯从时间点价格比较来看,世界市场油价确实下降了4%以上。但从连续22个工作日的移动均价来看,点价的短期下跌对均价的影响有限。中国成品油价格不会向下调整。”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向编辑指出:“之所以将成品油定价机制设定为22个工作日,是为了避免国际市场油价大幅波动导致中国油价频繁调整。但经过两年多的运营,我们发现价格调整时间越长,弱点越多。”
定价机制的弊端
2009年5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中国成品油价格的选择与世界原油价格间接挂钩。
根据目前的定价机制,布伦特、迪拜和他信的原油价格被用作中国成品油的基准。当三地原油均价连续22个工作日变动超过4%时,NDRC可以相应调整中国成品油价格。
但该机制自运行两年以来,一直被业界抱怨为“涨得快跌得慢,涨得多跌得少”。
据我报统计,2009年1月至今,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14次,其中10次涨价,4次降价,其中汽油每吨上调3780元,每吨仅下调780元。
“与历史数据相比,世界油价由高到低,而中国的汽油和柴油价格持续上涨。”一位研究人员说。
另一个市场来源发现,按照目前的价格调整规则,当中国油价上涨时,世界油价涨幅不大;但当中国的油价满足降价条件时,世界油价的跌幅就变大了。
此外,目前的机制选择全球三个地方作为基准,但不包括参考系统中的wti原油价格。Wti原油代表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被投资者视为世界能源市场的基准价。Wti原油价格是本轮全球原油价格变化中变化最大的。油价从5月初的每桶110美元左右暴跌至每桶80美元。
“在此时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中,wti原油价格的变化无法传导到中国的油价,这是该机制的主要缺陷。”上述油价研究员表示,汽配网收集整理。
标题:机构预测:成品油价最早8月25日下调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7924.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