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新定价机制 调价周期缩短至10天
本篇文章1140字,读完约3分钟
布伦特原油的价格差异从上一时期的每桶20多美元缩小到10美元左右。如果这个时候wti包含在附属油中,消费者会有新的误解吗?
中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两年多以来,市场对其价格调整周期、油品种类等方面提出了质疑。比如,存在严重风险溢价的布伦特油价是成品油定价挂靠油种之一,而价格相对偏低的wti油价为中国普通消费者所熟知,却被排除在外。消费者经常产生中国油价“跟涨不跟跌”的误解。
对此,中石化集团石油研究专家表示,wti主要反映北美市场价格,目前从北美进口的原油量并不多。即使wti包含在与油价调整挂钩的汽配网报告中,估计其比重也不会太大,关键目标是在定价机制中反映wti的变化趋势。此时中国原油进口的重心来自中东,所以布伦特和迪拜原油价格应该占据相对重心的权重。
长期以来,亚洲作为重点消费地之一,缺乏有影响力的原油价格参考。中东销往亚洲的原油有一个独特的“亚洲溢价”现象,即销往中国等东北亚的中东原油每桶价格比销往欧美高出1-3美元。
原油的“亚洲溢价”让中国为原油价格的快速上涨付出了更多。此时,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杨迈军表示,中国每年需要从世界市场进口的原油占其消费量的50%以上。这样一种严重依赖世界市场的商品,应该有自己的原油期货市场来寻找价格,反映“中国因素”。
事实上,中国已经开始探索原油的定价权。2009年,中国渤海商品交易所开展了原油连续现货交易。一直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也在为原油期货上市做准备。
“此时原油由期货市场定价,现货价格对原油定价的影响有限。”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常庆表示,像有色金属等商品期货市场一样,原油期货也要发展,首要目标是找到价格。
启动铁矿石期货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原油期货,还有我国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另一种资源铁矿石,发改委工业司也开始了对期货的研究。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30日发布的信息,11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组织召开了铁矿石期货对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影响研究的启动会议。会议由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巡视员李钟娟主持。据中国证监会进口汽车零部件网消息,有关协会、商会、质检认证机构、咨询研究机构、部分钢铁生产贸易企业、证监会经贸司、财务部等部门派人参加了会议。
李中娟介绍,国际上维持30年的铁矿石年度定价模式已经被指数定价、现货定价等定价模式所取代。铁矿石期货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期货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功能,还要研究铁矿石期货对中国钢铁产业链(包括钢铁和矿山)的影响;需要从长期价格和指数价格方面进行纵向分析,同时也要对此时的期货品种进行横向分析;重要的是研究中国铁矿石市场的特点、发展趋势、困难和风险,尊重产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规律,了解利弊,早做准备,争取主动。
标题:成品油新定价机制 调价周期缩短至10天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7593.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