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殃及欧洲车市 中国车企迎机会
本篇文章2086字,读完约5分钟
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发酵,欧洲汽车市场也陷入了泥潭。
许多欧洲汽车制造商对2012年的汽车市场一直持悲观态度,预计将下降10%左右。根据格仕汽车网最新调查结果,价格低廉、品质提升、品牌形象提升的中国汽车有望借此机会开拓欧洲市场。
2012年欧洲汽车市场/下降超过10%
12月2日,欧洲主要汽车制造商高管齐聚比利时布鲁塞尔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总部,呼吁欧盟领导人尽快拿出应对欧债危机的有效方案。但欧洲政界人士似乎没有找到遏制欧债危机的有效措施,受影响最大的欧洲汽车行业势必继续低迷。
根据格士汽车网的调查,鉴于欧债危机对欧洲汽车市场可能造成的影响,1993年有效选民中只有8%认为欧债危机不会导致2012年欧洲汽车市场大幅下滑。相比之下,多达46%的人认为欧洲汽车市场将下降5%~10%左右,甚至30%的人将下降幅度提高到10%以上,16%的人认为下降幅度在5%以内。
前一段时间,英国lmc汽车咨询机构还预测,2012年西欧新车市场将遭受比预期更严重的萎缩。鉴于欧洲经济产出持续下滑,该机构将2012年欧洲汽车市场的预测下降率从2%调整至5.1%。菲亚特和克莱斯勒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尔乔(Malchow)也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意大利汽车市场从未如此疲软,2012年将是“艰难”的一年。
事实上,随着欧债危机的加深,实体经济受到了影响,很多欧洲汽车公司开始减产降本,以度过这个困难时期。
全球第二大卡车制造商沃尔沃12月6日宣布,由于需求减少,将缩短雷诺工厂员工每周的工作时间。沃尔沃发言人马丁·威福斯指出:“我们预计2012年欧洲市场将下降10%,我们将做出相应的调整。”
此外,作为一家受到欧债危机严重影响的汽车公司,标致雪铁龙也计划在2012年裁员3500人,而菲亚特则决定在2012年将其欧洲产能削减30万辆。前者1月至10月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从13.4%降至12.6%,后者的市场份额从8%降至7.1%。
长城汽车全球副总经理王健林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认为,欧债不仅对汽车行业产生了影响,对世界经济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此时欧债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估计明年的影响会更大。”
中国汽车公司可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然而,欧洲债务危机对其他汽车制造商来说是一个机会,同时它也重创了欧洲市场。
在调查中,23%的选民认为,在经历了地震、海啸等持续不断的自然灾害,以及大规模召回之后,逐渐恢复活力的日系车可以恢复整体的颓势,重获与欧债危机的博弈;而20%认为欧债危机对现代起亚等韩国汽车有直接好处,近期涨幅强劲;此外,11%的人认为,以通用和福特为首的美国汽车在欧洲债务危机中忙于自救时,能够利用欧洲的强劲竞争对手;最值得注意的是,多达30%的选民认为,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汽车制造商将是欧洲债务危机的最大受益者。
“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汽车企业有利。最近包括美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的大经销商都主动联系我们。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够满足欧洲的当地法规和技术要求,他们愿意在欧洲市场销售我们的产品。”福田汽车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万对编辑表示,由于欧洲本土生产成本太高,国产车的性价比优势将成为撬开欧洲市场的有力支点。
此时,福田汽车已经出口到俄罗斯、土耳其、乌克兰等东欧国家。其中,轻卡产品欧米茄已经通过欧盟认证,预计明年年初上市,最迟明年6月上市。而其在俄罗斯的欧洲总部已经投入运营一年多了。
据格实汽车网分析,此时,在全球几大新兴经济体中,巴西和俄罗斯国内汽车产业较弱,对欧洲市场的出口远未被战略性考虑。印度汽车工业虽然在改善,但主要是塔塔支持。这时候一些汽车出口业务基本都是由日本铃木公司控股的Maruti铃木来主导。因此,在几大新兴经济体中,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制造商可以向欧洲市场出口。
“当欧债危机进一步加剧,人民购买力相对下降时,中国性价比更高的汽车产品可能更受欧洲市场消费者青睐。”对欧洲市场比较了解的王健林认为。
但面对欧债的“机会”,王健林认为,无论是中国车还是日韩车,都很难进入欧洲市场。此时,中国汽车仍处于打基础、建网络出口欧洲的初级阶段。
在这一点上,万同意了。“欧洲市场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战略市场来布局的,所以从人才储备到产品开发我们一直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是这个时候的进度并不是太快,更多的还是在打基础的汽配网络新闻。”
抄底重组要谨慎
此外,超过35%的调查对象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欧洲债务危机的范围和程度将继续加大,这将迫使一些欧盟国家的大型企业剥离盈利能力相对较弱甚至亏损的资产,这将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抄底的机会,并参与世界汽车行业的重组浪潮。
但万认为:“的欧洲企业大多比较稳定,而欧债危机更多的是由欧盟的迅速增加引起的,这是国家的问题,而不是企业自身的经营问题。于是,欧债危机引发了汽车公司。不太可能倒闭。”
针对目前萨博收购陷入僵局,有专业人士也建议,中国汽车厂商应多关注一些在欧洲拥有一定技术和客户资源的零部件企业,在收购初期必须对整车企业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结合自身的“消化”能力和发展战略做出客观判断,避免进入收购陷阱。
标题:欧债危机殃及欧洲车市 中国车企迎机会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7567.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