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客服

简介

   进口汽车配件网总部设立在广州市越秀区致友汽配城,26家合作伙伴战略遍布全国。主要经营适用德国奔驰、宝马轿车以及路虎、保时捷、本田、奥迪、凯迪拉克全车汽车配件的销售业务。业务以广东广州为中心,辐射国内一二三线城市,分销网络遍布全国,配件采取就近仓库发货,保证质量同时更保证货运物流时效,联系电话:13711217509

行业资讯

汽车配件 > 行业资讯 > CIFA实现2倍盈利中联重科实现“战略共赢”

CIFA实现2倍盈利中联重科实现“战略共赢”

来源:网络转载 2020-09-18 16:43:35 阅读:

本篇文章2443字,读完约6分钟

“无论是从人民币升值的角度,还是从中国企业近期的现金流积累和全球并购能力来看,这都是中国企业推动海外并购的好时机。”出席本次论坛的中国环球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姚刚如表示。

“但积极推广并不意味着盲目行动。对于中国的工程机械制造业来说,如何推动全球化,前期需要做哪些准备,采用什么模式,都需要在行动之前仔细考虑。
”行业协会的一位专家指出:“在过去20年间,全世界大型的企业并购案达成预测效果的比重低于50%,而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失败率更是高达67%。而中联重科作为重工行业第一家试水全世界化的企业,四年前一举并购全世界第三大混凝土机械生产商cifa,四年过去了,从这时获得的成绩来分析,中联并购cifa无疑是很成功的,也打造了跨国并购的案例经典进口汽车配件网消息。或许可以给中国企业推进全世界化进程带来一定的启示。”

CIFA实现2倍盈利中联重科实现“战略共赢”

中联重科创造了跨国并购的经典

目前,中联重科董事长詹春信在全球ceo大会上表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中联重科收购了投洽会,并成功整合形成了协同效应。2012年上半年,投洽会的利润是金融危机前2007年的两倍。”总之,总结了四年来投洽会收购的成绩。同时,投洽会的暴涨表现也让业界看到了跨国并购成功的曙光。

CIFA实现2倍盈利中联重科实现“战略共赢”

据报道,2008年,中联重科与弘毅投资、高盛和文华基金联手,成功收购全球排名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CIFA 100%的股权,成为当时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最大的海外收购案。四年过去了,已经证明这也是业内最成功的收购。一位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并购的资深专家表示,“中国企业成功M&A的标志不是融资收购是否已经完成,而是收购后的管理和文化整合结果,以及是否能够构成产品成果和市场,从而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双赢。而这恰恰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正是这个验证标准,让近七成的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跌”了一跤。

CIFA实现2倍盈利中联重科实现“战略共赢”

“除了对产业链分析不足、对市场发展趋势判断失误、自我评估过高之外,对被收购公司所在国的法律、劳务、税收等信息了解不足,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投资失败的关键因素。”以上专业分析。

詹春信还表明,相当多的企业可以凭借明智的决策抓住偶然的机会,进行有价值的全球销售。当然,这也算是“走出去”,但真正的全球化不仅仅是“走出去”,更是“走进去”。足够多的事实表明,企业容易出去,难进去。

摆脱了70%中国企业跨境M&A的“失败诅咒”,成功“走出去”的中联重科,经过四年的磨合,已经成功进入。此时,中联重科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第六大工程机械企业。

实现双赢

投洽会和中联重科的业绩飙升

资料显示,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cifa之前,中联重科营收135.49亿元,利润17.85亿元;在收购了投洽会以及后期对投洽会的整合发展之后,中联取得了实质性的业绩增长。根据公司2012年最新三季度报告,2012年前三季度,中联的营业收入达到391.08亿元,同比增长17.77%,净利润达到69.59亿元,同比增长16.74%。中联重科在全球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排名中跃升至第六位,毫无疑问占据全球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榜首。

CIFA实现2倍盈利中联重科实现“战略共赢”

据统计,2008年收购cifa后,中联重科的混凝土机械市场份额上升至35%,2011年第四季度,中联重科的混凝土机械市场份额达到48%。中联重科2012年中期报告数据显示,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上半年销售收入达到169.06亿元,同比增长51.8%,占营业收入的58%,混凝土业务收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CIFA实现2倍盈利中联重科实现“战略共赢”

关于混凝土业务的强劲增长,中联重科首席财务官洪晓明表示,这是因为中联重科产品的毛利率持续增强,这与高毛利率混凝土机械产品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迅速上升有关。据悉,中联重科的长臂架和高利润泵车产品已经占据了泵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CIFA实现2倍盈利中联重科实现“战略共赢”

9月28日,中联重科的明星产品101m碳纤维泵车成功下线。它创造了世界纪录,是世界上唯一使用7桥通用底盘和7臂技术的碳纤维臂最长的泵车。其重点亮点“碳纤维复合材料吊杆和轻质技术”是由中联重科和中国投洽会开发的。

中联重科副总裁兼财务经理洪晓明表示:“中联重科自2008年收购意大利cifa以来,在中意两国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的具体产品在产品开发、基础研究、测试平台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碳纤维吊杆技术、主动减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结构疲劳研究、轻量化研究与使用、耐磨技术等一系列重要关键技术获得业界关注。”

CIFA实现2倍盈利中联重科实现“战略共赢”

成功整合

欧洲人对中国企业的印象发生了变化

事实证明,中联收购投洽会在战略和模式创新上是成功的。中联重科相关管理人员表示,“收购cifa加速了中联重科的发展。一方面,通过直接接收投洽会前期技术作为中联重科的储备,双方共同成立研究中心,厂内互相学习等一系列方法,迅速吸收、整合、完善投洽会技术。最后构成高科技产品,通过中国市场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升级,进一步占领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双品牌战略,采用cifa在欧美市场的影响力和渠道,以中联-cifa品牌开发欧美高端市场。”

CIFA实现2倍盈利中联重科实现“战略共赢”

“而四年前,中联重科被选为‘结婚’对象。对于辞赋来说,也可以称之为‘金玉’。”回顾四年前的收购,中联重科管理层表示,投洽会和中联重科实现了“战略双赢”。

资料显示,2008年投洽会面对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损失超过6000万元,投洽会在被收购后越来越好。这时候,投洽会2012年上半年的利润已经达到2007年次贷危机前的两倍。

此时,中国联合文化得到了投洽会的高度认可和接受。据中联相关人士介绍,此时所有投洽会管理团队成员购买投洽会公司股份,共支付310万欧元。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家拿出真金白银,进口汽配网,了解到没有公司的高认可度是不可能的。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中联对投洽会管理的整合成功。

CIFA实现2倍盈利中联重科实现“战略共赢”

据悉,2011年1月,中联重科完成对投洽会的收购后,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亲自向中联重科董事长詹春信颁发了“2010列奥纳多世界奖”,使他成为首位获得该世界奖的中国企业家。哈佛商学院也将中联重科收购cifa作为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成功经典案例进行推广。欧洲乃至全世界开始对来自中国的工程企业格外尊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企业“制造工厂”的惯性印象。

CIFA实现2倍盈利中联重科实现“战略共赢”

据业内部分人士透露,回顾中联收购投洽会四年的业绩,双方在战略布局、文化融合、市场协调、技术对接等方面进展顺利。可以说整合结果超出了预测,达到了1+1大于2的效果。合并后,中联重科通过采用双方的销售渠道、技术优势、产能优势和管理优势,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快速提升,打造了具有规模效应的协同发展平台,使中联重科通过整合迅速成为全球性企业。

CIFA实现2倍盈利中联重科实现“战略共赢”

“它与投洽会实现了战略双赢,证明了中联重科高瞻远瞩的全球M&A战略的准确性,为推动世界市场的布局和发展积累了经验和资源。它的成功经验可能会促进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过程带来一定的启示。”业内专家表示。

上一篇:中联重科6亿美债再造国际化运作新标杆

下一篇:发动机变速箱横空出世 华菱上演“三枪拍案惊奇”


标题:CIFA实现2倍盈利中联重科实现“战略共赢”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6436.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