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废旧轮胎再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本篇文章715字,读完约2分钟
重庆朝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重庆大学承担的“废旧汽车轮胎再制造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和验收。与此同时,年产50万条旧汽车轮胎再制造生产线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旧轮胎再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
中国是橡胶消费大国,生橡胶总消费量超过4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但中国是一个橡胶资源非常稀缺的国家,每年大约一半的消费量需要进口。同时,中国也是轮胎生产大国。2010年,进口汽车零部件网络报告的轮胎数量为4.2亿只,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全球生产新轮胎约16亿只,报废轮胎近11亿只。中国每年生产1.4亿个废旧轮胎,回收后直接翻新的只有1500多万个,采用率为11%,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废旧轮胎回收率在70%以上。
重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李雨青介绍说,轮胎翻新有两种工艺,即传统的模型法和预硫化胎面法。后者是近30年来世界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流行工艺。其主要技术特点是高温(150℃)和高压(4.5mpa)。预硫化胎面,然后用低温粘合剂将预硫化胎面胶粘合到胎体上,然后将轮胎放入轮胎硫化罐中,进行低压低温硫化。传统的造型方法叫“冷翻”。据悉,预硫化胎面法被称为“热翻”,可使轮胎寿命延长数倍。在载重轮胎翻新数量中,预硫化胎面法翻新轮胎占总轮胎翻新的百分比, 欧美国家达到82%以上,而中国仅为45%。中国轮胎翻新次数平均在1.3次,而发达国家普遍已达3次以上。除了轮胎制造质量和使用因素外,轮胎翻新工艺的温度也是影响轮胎是否能多次翻新的重点因素,因此减少轮胎翻新硫化工艺温度,对加强轮胎再制造整体质量水准和加强翻新轮胎使用寿命具有主要意义。但超低温技术和关键设备长时间被国外公司垄断,制约了中国轮胎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标题:我国废旧轮胎再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7571.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