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客服

简介

   进口汽车配件网总部设立在广州市越秀区致友汽配城,26家合作伙伴战略遍布全国。主要经营适用德国奔驰、宝马轿车以及路虎、保时捷、本田、奥迪、凯迪拉克全车汽车配件的销售业务。业务以广东广州为中心,辐射国内一二三线城市,分销网络遍布全国,配件采取就近仓库发货,保证质量同时更保证货运物流时效,联系电话:13711217509

行业资讯

汽车配件 > 行业资讯 > 中外车企布局校车市场 行业或迎大爆发

中外车企布局校车市场 行业或迎大爆发

来源:网络转载 2020-09-28 15:27:25 阅读:

本篇文章2841字,读完约7分钟

11月16日发生在甘肃庆阳的校车事故,不仅仅是一起事故。相关部门的一系列行动表明,校车治理已经由政策决定,2000亿元人民币的潜在校车市场即将爆发。

1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五届中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介绍国务院已责成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校车安全法规,抓紧提高校车标准,做好校车设计、生产、改造和设备工作,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做好校车工作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多方筹集。

中外车企布局校车市场 行业或迎大爆发

专业人士认为,温家宝的讲话是对校车安全政策的确认,校车问题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必将加速校车行业的爆炸式增长。

推动客车行业发展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全国初中及以下学生超过1.8亿人。

全球乘坐校车的美国学生比例高达54%。瑞银证券(UBS Securities)分析师牟认为,中国城市地区集中居住,校车市场有限,而广大农村地区非常需要校车。中国儿童乘坐校车的比例应该在10%到15%之间。

按10%的孩子乘坐校车的比例计算,中国需要满足1800万人的校车需求。按照每辆车35辆的标准,中国校车市场的潜在空空间为50万辆。以宇通客车引用的专业校车为例,中国校车的潜在市场规模约为2000亿元。

与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相反,此时中国的校车数量很少。根据教育部的数据,全国上下学车辆28.5万辆,其中2.9万辆达标,仅占10%。

据郭进证券称,校车市场的推出将带来两个部分:更新不合格产品的需要和满足缺口的新需要。2012年预计超过5万辆,占2011年大中型客车总销量的30%。

国家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曹赫告诉编辑,根据中国地方政府对校车的热情,一旦相关法律法规通过,集中采购将大多集中在前三年。因此,校车必然会成为未来几年客车市场增长的最重要力量。

事实上,占据中国客车市场主要份额的大中型客车正面临萎缩的威胁。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2年前三季度,长途客车销量为5.39万辆,同比下降0.22%;旅游客车销售1.55万辆,同比下降13.44%。

曹禾认为,此时,中国传统的长途汽车市场并没有因空而增长,旅游市场已经接近饱和。

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大中型客车数量超过100万辆,销量近16万辆。同期美国公交车数量为88万辆,大中型公交车销量仅为1.95万辆。

中国证券汽车产业首席分析师陈政指出:“中国的道路客运市场实际上已经过度发展。究其原因,在于铁路发展落后,私家车数量少,导致前几年乘用车发展迅猛。近期上述因素的减弱,使得道路客运市场中长期萎缩成为必然。”

中外车企布局校车市场 行业或迎大爆发

客车行业迫切需要校车等子行业新市场的爆发,以抵消传统公路客车的下滑。

宇通可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虽然政策还没有正式出台,但中国校车企业已经提前布局了。

2007年,宇通客车率先在国内提出“专用校车”概念,成功制造出美国标准校车“阳光客车”;金龙汽车也推出了一批校车产品;亚星客车参与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的制定;安凯客车也收到了中国最大的订单——价值10亿元人民币的3000辆校车将出口到沙特阿拉伯。

中外车企布局校车市场 行业或迎大爆发

此时宇通和金龙控制着中国客车市场的重点,占据了大中型客车60%以上的市场份额。亚星客车和安凯客车更具地域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因此校车市场启动时行业龙头受益更大。

在两大龙头企业中,虽然金龙汽车在客车市场上与宇通客车平分秋色,但其行业分为三大体系,决定了其不具备宇通客车的高执行力,在研发和销售支持方面,金龙汽车与宇通客车有一定的差距。

事实上,宇通客车的盈利能力远高于金龙汽车。年报显示,金龙汽车2010年毛利率为12.86%,净利率为3.1%,2012年连续三个季度下降;2010年宇通客车毛利率17.33%,净利润率6.36%,远高于金龙汽车,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从roe(股本回报率)来看,2007年前后宇通客车低于金龙汽车,但宇通客车近期roe指数保持较高水平。

2010年宇通客车净资产收益率为34.63%,而金龙汽车仅为13.64%,盈利能力明显不如宇通客车。

招商局流通生产力加速中心的专家铁志海告诉编辑,未来校车由地方中央政府支付,政府订单为企业带来的利润并不大。所以,在校车市场拼搏的时候,盈利能力很强的宇通客车很有可能保持领先地位,持续增长。

对于宇通来说,校车市场也是其取胜的主要阵地。早在2012年两会上,宇通客车董事长唐宇翔就提出了“推广专用校车”的提案。

宇通客车内部人士接受了编辑的采访,表示:“宇通几年前就对美国先进的校车进行过研究。2011年宇通专用校车销量突破1200辆,在中国专用校车市场的份额已超过20%。”

东兴证券研究所所长王明德认为,宇通客车到年底将建成5000辆专用车的生产能力,2012年有望释放配股筹集的1万辆新能源客车的生产能力,这将有效缓解产能瓶颈,为校车市场的爆发做好准备。

外资不愿意放过

宇通、金龙等多家中国公交公司觊觎中国校车市场。跨国巨头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在东方。

成立于1902年的纳威司达公司是北美商用车和发动机生产巨头,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02位,也是北美校车的龙头企业,一直占据北美校车市场的榜首位置,2010年市场份额为59%。

纳威司达一直关注中国的校车市场。该集团董事长丹尼尔·斯汀(Daniel Steen)曾表示,中国是纳威司达最有价值的市场之一。“最大的市场在哪里?中国和印度,毫无疑问。对于中国,我们是有准备的。”在2011年上海车展上,纳威司达展示了具有北美特色的ic公交校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中外车企布局校车市场 行业或迎大爆发

纳威司达中国总裁万如意在接受本刊编辑采访时说:“我注意到中国市场对校车的需求。此时,许多方面都对纳威司达的产品表示了兴趣。我们已经与中国合作伙伴积极讨论了进入中国的方法,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将包括技术在内的北美校车产品引入中国。”

中外车企布局校车市场 行业或迎大爆发

2010年9月,纳威司达与江淮汽车集团在北京正式签署“发动机合资项目”协议和“中国重卡合资项目”协议。纳威司达和卡特彼勒合资的Nc2和江淮汽车将投资不低于20亿元生产重型卡车,持股比例为1:1。

虽然国内的合资公司此时只是定位为重型卡车和发动机项目,但万如意告诉本刊编辑,“此时与江淮的合作进展顺利,正在等待政府的最终批复。一切准备工作都按照计划进行。同时,我们也在讨论校车问题的具体合作方式。”

但专业人士认为,纳威司达在中国的本地化程度很深,尤其是在合资企业方面。审判阶段通常很长,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如上所述,校车的第一个高峰将在未来三年到来,纳威司达很可能会错过这个重大机遇。

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协会副秘书长杨再顺表示,纳威司达在中国“起得很早,赶上了一个迟到的聚会”。据汽配网称,它在50年代与中国有过接触,但此时仍未能完全进入中国。

中国投资咨询公司高级研究员李宇恒对编辑说:“纳威司达等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确实有技术优势,但本地化的校车制造商是市场利润的第一波。
外资则会在进驻阶段中慢慢加大市场,并将在中高端校车领域占据主要地位。”

上一篇:北京市部分加油站拟增加充电功能设施

下一篇:需求回升无望 重卡全年销量止步90万辆


标题:中外车企布局校车市场 行业或迎大爆发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7559.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