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产业链的出路在哪?
本篇文章960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的规模不再是简单的万亿美元规模。在发达国家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中,汽车售后市场通常占50-60%,而中国目前仅占10%左右。正是这一巨大的市场缺口导致汽车售后市场的创业创新项目受到企业家和投资者的广泛青睐。
汽车生产和销售中有两种类型的供应链融资,这两种融资都是由许多公司完成的。这种模式是成熟的,但这只是贷款利率的差异。然而,在汽车服务业,整个产业链将会更长,但产业链的金融渗透基本为零。
据了解,目前的流通模式是零部件制造商在生产配件时可以获得信贷资金。然后按15 ~ 90天的帐期赊销给经销商,经销商将货物囤积起来,分发给二级经销商或维修站,帐期约为30 ~ 120天,视谁强而定。然后,修理站为车主修理汽车,或者为保险公司修理汽车并收取现金。
由此可见,后市场产业链流通的问题就是解决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问题!
当然,通过对这一产业链的分析,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金融机会:通常情况下,产业链金融要求物流方对实物进行监管,或者按照期货的逻辑实施仓单质押,但配件与整车、钢材、粮食等标准化商品不相似,物流监管比较复杂。为此,我认为数据质押产品模型可以更可靠地解决问题。要解决配件产业链的财务问题,大约有几个参与者:
银行或信贷资金提供者必须拥有具备自动贷款发放功能的网上银行平台。
提供在线数据风险控制技术的数据监管者必须具备电子数据交换服务的能力,并且能够与工商发票平台进行沟通,否则无法获得可信的依据。
愿意接受电子订单的零部件制造商对整个产业链的信息感兴趣,比如一年销售多少火花塞以及它们在哪里销售。
在零部件经销商的维修站,虽然销售毛利不高,但对临时周转的利率敏感度不高,大多数经销商希望能实时获得贷款。通常,零件经销商可以控制物流和仓储,所以在线系统非常重要,离线数据将不再有质押价值!
目前,上述四个条件基本满足,但各方必须齐心协力实现这一目标。不幸的是,在过去的许多年里,金融业没有汽车和售后市场的资源,数据监管技术公司不了解售后市场,他们没有资源。零件制造商太忙了,无法为整辆车赚钱,而且他们没有空来管理售后市场经销商的生死,所以他们爱买还是不买。零件经销商一直在努力工作,没有办法与金融公司交换信息。因此,整个产业链需要一个能够理解四方需求的平台,将四方聚集在一起,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标题:汽车后市场产业链的出路在哪?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691.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