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出行产业链中的变革机会,一个被低估的市场——“汽车分时租赁”
本篇文章2830字,读完约7分钟
编者按:本文讨论的要点如下
1.当国产汽车被及时租赁时,超级独角兽有机会诞生吗?
2.为什么在过去的两年里没有很多公司做得很好,而滴滴此前的尝试没有成功?
3.分时度假租赁的重点在哪里?
4.投资者最常问的问题是什么?
5.2014年以来分时租车的融资情况如何?
本文是益友汽车编辑发行的《华丰之都的刘晓宇》,供读者参考。
在国内汽车分时租赁行业,超级独角兽有可能诞生吗?
在我们看来,分时租车市场是毫无疑问的。以下是对供需缺口的分析,空白色市场,以及如何填补分时汽车租赁。
1.从需求方面来看,这一目标仍远未实现
比较中国一线城市和其他地方的居民每天乘坐机动车的次数。以上海为例,现有容量需要增加90%,才能达到伦敦的机动化水平。
排除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的需求,我们只看对客车需求的满足程度。据统计,平均每天有5-10%的客车因为需求不满足而转向其他交通工具。以北京为例,除了私家车、公共汽车、出租车和黑车之外,乘用车的日总出行需求为2420万次,其中有500万次因不满足而转向其他交通工具。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对运输能力的需求将继续增长,并日益多样化。到2018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8.3%,城市居民将达到8.14亿,旅游需求将相应增加52%。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公共交通和出租车的年总容量仅为4.1亿人次/日,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2.从供应方面来看,国内供应不足,道路资源接近饱和
就私家车而言,中国有2.5亿人有牌照但没有汽车,平均每年有3000万个新牌照。人均资源低,可增加/0/房间。与8/10的美国汽车相比,只有1/10的中国汽车。
就营运车辆而言,运输能力的供给远低于人口增长率,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以北京为例,从2005年到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从1538万增加到2170.5万,复合年增长率约为4%,而相应的出租车供应量仅从6.6万增加到6.8万,复合年增长率仅为0.3%。
建设和扩大基础设施需要时间,道路资源接近饱和,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因此,仅仅通过大规模增加供给是不可能满足需求的。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14年的统计,北京的平均道路面积只有31平方米,远低于纽约、东京等主要国际城市。
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对运输能力的需求远远大于运输能力的供给,供给不能简单地通过增加车辆数量来解决。矛盾日益严重,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迫在眉睫。
网络汽车解决了供需效率匹配的问题,也遇到了运输能力提高的瓶颈。然而,汽车分时租赁切入了私家车的应用场景,这是产业链的结构性变革,是供应方的彻底改革,是一个全新的更大的机遇。
3.按里程划分,10~100公里市场空白
分时租赁满足了这个市场的需求。这里引用了目前业内公认的危险峰观点和实例:
实际用户需求场景示例:北京市民王先生,住在北京七彩城橡树湾,在工作,距离25公里。不开车下班回家有两种选择:
1)公共交通:7元1小时14分钟,中间换乘两次,前后步行15分钟。
2)打车:70元至少要50分钟才能到家。
有既便宜又方便的旅行方式吗?答案是分时租赁。在这一幕中,30元直接开车回家。
为什么前两年没有很多公司做得很好,而滴滴此前的尝试没有成功?
1.中国市场发展史
2.分时租车有其独特的属性,不同于自行车,如评估资产和运营,使其难以在初始阶段开始,以及每个城市的不同情况。在汽车分时度假租赁领域,一次性引入大量的资金和流量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从现在的自行车模型和两年前的比较可以看出,成本和收益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原因如下:
宏观环境的变化
从15年到18年,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规定和指导意见,鼓励分时租赁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90后和00后,年轻人对共享概念有了高度的接受,不再盲目追求仪表车的所有权;汽车维护和购车成本已经上升,在一线城市很难获得牌照。
成本环境的变化
大量4-6万辆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自行车日均成本下降;国家补贴停车位,降低停车成本;充电桩的建设日趋成熟,与分时租赁企业高度兼容,降低了收费和调度成本。
收入环境的变化
随着新能源汽车质量和耐久性的不断提高,自行车的平均日收入有所增加;产品功能丰富,提升用户体验,探索额外收入模式。
分时度假租赁的要点是什么?
1.工作能力
需要高度精确的离线操作能力。这也是ponycar的优势。虽然它并不是最早开始的,但它创造了许多先例,这使得第一个自行车模型开放,第一个单一城市盈利,远远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
2.核心资源方面
3.强大的资产周转能力
分时汽车租赁中的重资产属性对于资金的筹集和周转变得更加重要。
4.产业链重塑能力
分时租赁是整个产业链重塑的中间环节。仅仅依靠一方是软弱和昂贵的。因此,有必要召开一个小组来热身,缓解强调资产和运营的压力,并共同建立更强的竞争壁垒。
投资者最常问的问题是什么?
1.石油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
3.强大的资产周转能力
分时汽车租赁中的重资产属性对于资金的筹集和周转变得更加重要。
4.产业链重塑能力
分时租赁是整个产业链重塑的中间环节。仅仅依靠一方是软弱和昂贵的。因此,有必要召开一个小组来热身,缓解强调资产和运营的压力,并共同建立更强的竞争壁垒。
投资者最常问的问题是什么?
1.石油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
我们认为,模式选择与由此产生的使用场景密切相关,目前仍处于市场教育阶段。我们应该根据固定的地点为固定的人群提供特定的服务,然后扩展到整个场景。例如,当ponycar开始运营时,它选择在深圳科技园的大多数办公楼的地下室设立分店,以满足该大楼内人们的出行需求。首先,通过满足用户每天的严格需求,它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并逐渐扩展。这需要a 2 b型号。
这两种模式有着相同的目标,最终结果是用户会边走边返回。应根据不同城市和不同经营环境的具体情况,分析和选择合适的方法。
4.未来的最终市场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欢迎有兴趣的投资者和行业朋友与我们见面或私下交流。
从2014年至今,分时汽车租赁的融资市场情况如何?
就企业融资回合而言,
自2014年以来,共有100多家汽车分时租赁企业,其中27家获得了A轮融资,6家获得了B轮融资,1家获得了C轮融资。
就融资活动而言
2014年至2015年,分时租赁共有67次融资,其中2014年9次,2015年12次,2016年13次,2017年22次,2018年以来11次。
参与市场布局的投资者
我们相信分时租车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巨头们的战场。然而,由于资本和交通不是绝对优势,市场是巨大的,小公司也有机会。超级独角兽企业肯定会出现在这条赛道的新秀中。
简介:刘晓宇,华丰投资项目总监。他主要从事旅游和消费,曾在集建豪资本和天创资本工作。华丰资本是中国一家新成立的投资银行,专注于tmt、先进制造、消费和清洁环保。华丰资本总部位于深圳,致力于为企业上市、私募融资、企业并购重组和全球基金管理提供财务咨询服务。
标题:大出行产业链中的变革机会,一个被低估的市场——“汽车分时租赁”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444.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