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赛加剧 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现状分析
本篇文章5566字,读完约14分钟
1三大动力电池公司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
你一定知道,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消费者里程担忧的根源。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随着动力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国产电动汽车已经可以发起690公里里程的挑战。在6月24日至29日举行的第五届环青海湖电动汽车挑战赛上,许多纯电动汽车的竞争直观地反映了电动汽车在不损失燃油的情况下的极致性能,让更多人意识到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到来。
在电动汽车的速度和激情背后,动力电池领域的不断突破是最有力的支撑。当24天闪电过去、6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的宁德时代引起了业内和业外的广泛关注时,或许我们应该将注意力转向目前国内的动力电池行业,进一步了解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配套情况,动力电池发展的背景和影响因素,以及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寿命前景和电池发展趋势。
在30秒内阅读全文:
●2012年至2017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发展迅速,装机容量5年增长55倍。
●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优势明显。2018年前五个月,三大动力电池企业占行业份额近70%,集中度比2017年提高了近20%。
●在动力电池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行业标准制定、产能过剩、毛利率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后补贴时代,随着电池政策从粗放管理向严格引导转变,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加剧。
●为顺应政策和市场变化,动力电池企业正在加快技术和产能布局,未来几年,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质量和数量将显著提高。
新能源政策红利推动电池行业井喷
早在2009年,财政部和科技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的通知》,但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电池在中国的真正崛起是在六年前。2012年7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能将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0万辆。根据行业预测,这意味着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将超过100千兆瓦时。
201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2800辆。为了实现8年销售200万辆的目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2013年9月,《关于继续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通知》计划满足要求。对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给予补贴;2014年9月,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开始实施,约10%的车辆价格减免带来的带动效应立竿见影。2014年,共生产了83,900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近4倍。2017年,在全球十大新能源销售企业中,中国企业已经占到七家。
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销量排名前10位,配套电池企业排名第一,配套电池企业排名第一,雷诺-日产-三菱联盟119195aesc,lg Chem 2比亚迪113949比亚迪3北汽集团104536郭萱高科技,富能科技4吉利集团103194宁德时报,聚四氟乙烯5特斯拉103122松下6宝马103080三星sdi7大众集团70314松下,三星sdi列表:汽车家庭新能源频道
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样,动力电池领域也正在经历一个爆炸期。根据2020年生产和销售500万辆汽车的目标,动力电池的需求超过100千兆瓦时。对于2012年装机容量仅为0.66gwh的动力电池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财富。更多的玩家涌入。仅三年后,2015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容量达到15.7gwh,2017年达到36.2gwh,比2012年高出近55倍。
2012 -2017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容量同比增长2012年0.6689%,2013年0.7920%,2014年3.70368%,2015年15.70324%,2016年28.0078%,2017年36.2029%
根据最新数据,2018年1月至5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额达到27.5万辆,同比增长147.0%。相比之下,5月份传统燃料汽车的零售增长率仅为0.5%。在电池方面,2018年5月,新能源汽车市场锂电池装机容量为4.5千兆瓦时,同比增长181%;2018年1-5月,新能源汽车市场装机容量为12.7千兆瓦时,同比增长199%。
赢家全拿走了?前三大动力电池公司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
从具体的电池企业来看,今年1-5月,中国电池装机容量第一供应商是宁德时报,装机容量为5464.11兆瓦时,占市场份额的43.1%。排名第二的比亚迪装机容量为2545.31兆瓦时,占20.1%的市场;排名第三的郭萱高新技术的装机容量为804兆瓦时,占6.4%的市场。这三家公司占据了全国70%的市场份额。
从2018年1月至5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机容量排名1宁德时代546443.1%2比亚迪254520.1%3郭萱高科技8046.4%4富荣科技5874.6% 5亿李玮能源4953.9%6自行车动力3763.0%7李绅2241.8% 8万至2211.7%制表:汽车家庭新能源频道
根据2016年和2017年国内电池制造商前10名的统计,宁德时报、比亚迪和沃特马在过去两年一直位列前三,这三家公司的总装机容量分别占2016年和2017年国内电池装机容量的59%和51.2%。
2017年中国十大动力电池企业分析2017年企业材料装机容量
供应车辆的数量和支持车辆的数量
电池的最大系统能量密度
2016年装机容量排名1宁德时代磷酸铁锂三元10.564 390型号151.4
6.72
2比亚迪磷酸铁锂,三元5.652 78型号140.67
7.35
3沃特马三元2.4130 96 130.8
2.49
4郭萱高科技磷酸铁锂,三元2.0538,131,140.3
1.86
5 BAK电力三元1.6529 66型号128.63
0.7
6李绅磷酸铁锂,三元1.0731 82 149.9
0.77
7富能科技三元0.988 15型号126.35未进入前18亿纬度磷酸铁锂,三元0.8133 96型号143.2未进入前19名北京国能磷酸铁锂,三元、多元复合0.8138 97型号133.91未进入前10名江苏智行三元0.7318 35型号135.8未进入前10名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列表:汽车家庭新能源频道
显然,我们可以看到动力电池行业的三大趋势:
首先,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行业前2名中的地位非常稳定,而在前两年表现第三好的沃特马在2018年上半年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已经跌出前10名。
其次,在电池企业装机容量排名中,排名5-10的企业地位不稳定。例如,2017年进入前10名的富能科技、益威锂能、北京国能和江苏智行在2016年没有上市,这是一个相当后发的现象。例如,从2018年1月到5月,富能科技的电池装机容量排名第四。
第三,目前,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是大多数企业选用的材料。然而,受电池能量密度的限制,三元电池的比例在迅速上升,而磷酸铁锂的增长速度却在放缓,这一点更直观地被沃特马从高到低的位置变化所证实。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纯电动乘用车的能量密度将在2018年迅速增加。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刚刚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97%的乘用车搭载密度大于120瓦时/千克的电池,70%的三元电池搭载密度大于140-150瓦时/千克的电池。
2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加剧
电池政策从粗放管理到严格指导
但事实上,对动力电池密度的期望一直很高。在2012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在综合工况下的行驶里程将不低于150公里,到2015年动力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将达到150瓦时/千克,到2020年达到300瓦时/千克。
2016年10月26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能源型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将达到350瓦时/千克,系统的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千克。虽然没有具体的强制性要求,但已经成为国内动力电池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此外,2018年2月,财政部等四部门调整完善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进一步明确了纯电动乘用车的能源密度要求。
2018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
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补贴配额补贴配额2018密度标准2017密度标准0.6倍系数105-120/1倍系数120-140不低于901.1倍系数140-160高于1201.2倍系数160或以上/制表:车载家庭新能源频道
资质标准方面,201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标准条件》,将通过标准条件要求的企业纳入管理目录。该政策对动力电池企业、生产条件、技术能力、产品、质量保证能力、销售和售后服务提出了严格要求。此外,动力电池白名单与新能源汽车补贴目录相联系,这相当于动力电池行业的第一波洗牌。
2016年11月,在2015版电池规范的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发布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标准条件》,并公开征求全社会的意见。该版本的最大变化是,与2015年相比,容量需求增加了40倍。为了满足红线要求,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扩大产能或收购,许多小企业被兼并,进一步提高了行业集中度。同样,由于意见稿过分强调生产能力,虽然有利于培育龙头企业,但很难和企业普遍反映压力过大,到目前为止,意见稿还没有下发正式文件。但是,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的作用已经实现。
最近于2018年4月颁布的《汽车动力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暂行管理办法》不再与补贴政策挂钩,而是以引导和支持自主品牌技术进步为导向。外国品牌也将涌入,以实现更充分的市场竞争。
政策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电池行业的洗牌。中国电动汽车100强委员会主席陈清泰在6月27日举行的中国锂工业与动力电池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动力电池支持企业数量已从2015年的150家左右降至2017年的100家左右,三分之一的企业被淘汰。
在后补贴时代,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加剧
随着政策补贴的逐渐减少,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从政策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这种转变趋势也适用于动力电池行业。
动力电池规范与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的结合是宁德时代等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快速崛起的主要推动力。许多外国公司将放弃与松下、三星sdi和lg Chem的一些合作,转而专注于国内补贴电池企业。
然而,6月12日白名单的实施和最新补贴政策的出台是动力电池企业的分水岭。采用白名单中的电池不再与补贴挂钩,取消对电池寿命小于15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以及对电池寿命较长的新能源汽车的更高补贴,也使新能源汽车公司能够将电池寿命压力转移到电池供应商身上。此外,随着补贴政策的全面削减,原始设备制造商也需要增加和减少采购成本,但电池的上游原材料价格继续上升。
2013年、2017年、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比较巡航里程2013年补贴金额2017年补贴金额2018年补贴金额纯电动汽车100km-150km 35000元20000元0元150km-200km 50000元36000元15000元200km-250km 24000元250km-300km 6000元
根据宁德时代官方数据,2015-2017年动力电池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2.28元/瓦时、2.06元/瓦时和1.41元/瓦时,总体呈下降趋势;相反,公司动力电池系统近三年的单位成本分别为1.33元/瓦时、1.13元/瓦时和0.91元/瓦时,也在下降,但成本下降的速度低于价格下降的速度。根据高技术产业研究所的数据,2017年底动力电池价格比2017年初低20%-25%。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价格从年初的1.8-1.9元/瓦时降至年末的1.45-1.55元/瓦时;三元动力电池组价格从年初的1.7-1.8元/瓦时降至年底的1.4-1.5元/瓦时。
可以说,上推和下推的情况使得提高动力电池的技术性能至关重要。此外,行业进入门槛越来越高、产能过剩的现状和毛利率水平下降的趋势,大大加快了动力电池行业的洗牌。三星(Samsung)SDI、lg Chem、松下(Panasonic)等电池供应商也在近期频繁部署,并计划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削减后瞄准市场。
然而,这场竞争进一步激发了国内电池企业的危机意识,制定了发展规划,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宁德时报已与大众、捷豹、路虎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计划投资89.2亿元在宁德西湖建设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共24条生产线将分三期建设,每期年生产能力为8千瓦小时,共3年。建设年生产能力为24千瓦小时的动力电池生产厂;6月27日,比亚迪在青海的动力电池厂正式下线,宣布2020年动力电池总容量将增至60gwh。此外,比亚迪还计划剥离其动力电池业务。预计将于2022年或2023年独立上市。据悉,该公司已与长城、北汽、广汽等主要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对接,并最早于2018年销售电池;到2020年,天津李绅动力电池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0万千瓦小时;益威锂能和郭萱高科技等公司也在加快产品研发的步伐。
全文摘要
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动力电池产品将在安全性和性能上迈出一小步,这可能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一大步。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和日益提高的技术标准,动力电池企业的淘汰竞争将变得日益残酷,但这无疑将加速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一方面,吉利、长安和BAIC等传统汽车公司正在向新能源转型,并努力为消费者创造优于燃油汽车的新能源产品。另一方面,新车公司产品的入门级寿命超过300公里,解决里程焦虑的模式,如充电、换电、移动补货等也正在尝试,这些都将有助于绿色出行从愿景变为现实,加速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
边肖推荐:更多汽车销售数据分析,汽车生产数据查询,请点击汽车销售
下一篇:高层互换 北汽战略转型加速
标题:淘汰赛加剧 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现状分析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366.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