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客服

简介

   进口汽车配件网总部设立在广州市越秀区致友汽配城,26家合作伙伴战略遍布全国。主要经营适用德国奔驰、宝马轿车以及路虎、保时捷、本田、奥迪、凯迪拉克全车汽车配件的销售业务。业务以广东广州为中心,辐射国内一二三线城市,分销网络遍布全国,配件采取就近仓库发货,保证质量同时更保证货运物流时效,联系电话:13711217509

行业资讯

汽车配件 > 行业资讯 > 《办法》实施未足一年 加价销售却玩上“易容术”

《办法》实施未足一年 加价销售却玩上“易容术”

来源:网络转载 2020-07-23 02:12:02 阅读:

本篇文章2183字,读完约5分钟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的2017年全国消费者协会投诉分析报告统计,汽车及零部件投诉数量再次高居榜首并不奇怪。

其中,协会接收和录入信息20474条,同比增长34.3%。

新浪汽车与青博大数据、中国汽车召回网、车志旺和微博用户合作发现,根据问题的性质,价格问题已经成为消费者买车的另一个心病。

捆绑消费等问题日益突出

事实上,从去年7月1日起,商务部发布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规定,严禁提价销售和捆绑销售;同时,为了丰富消费者购车选择,取消单一品牌授权模式,车主可以在合格经销商处购买多种品牌和车型。

从理论上讲,《办法》打破了4s店的垄断地位,在开放线上线下销售的同时,也将有效遏制因价格问题引发的不合理交易。

然而,新政实施至今已有八个多月。从实际情况来看,汽车销售的顽疾似乎并没有改变。

易于接受的提价销售技巧

对于更多的消费者来说,汽车4s店仍然是购车的主要渠道,实物产品的直接体验和相对完整的售后配套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这一传统购车渠道的性能流。因此,汽车经销商在价格问题上的实际落地将对大多数消费者的公平交易产生一定的影响。

《办法》实施未足一年 加价销售却玩上“易容术”

根据对几种热销车型的调查,新浪汽车发现,在大多数汽车4s店,经销商表达加价的方式已经不复存在,但在言语上却有几种变化。

德国汽车在消费投诉中占相对较高的比例

例如,有网友报道称,购买一辆德国豪华车需要安装一个近1万元的精品礼包,否则需要2个多月的时间来取车,否则具体发货日期无法确定。

同样,日本品牌suv也出现了涨价现象。该品牌4s店的销售人员说,如果你想在短时间内取车,你需要额外购买15000到20000元的装饰,只有高端车型不是低端车型。

关于《办法》中关于加价的规定,销售人员说这里没有加价,但我们只需要安装个性化配置,都是客户自愿的,这并不违法。

此外,为了避免司法责任,4s店有很多常规做法:签署自愿提价函、收据和购车合同,注明预订费、服务费、搭车费和可选配置费等。

事实上,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产品的供求关系。最早的4s店实际上是因为产品销售过热,导致供应短缺,这是市场的自然反应。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供求关系正在慢慢恶化。一些尝到甜头的经销商基于国内消费者买车的心理,随意提价,从而在这种饥饿营销中获利,这不仅满足了店面利润,也制造了热销的假象。

渠道整改仍有不足之处

显然,经销商的不合理行为也会影响品牌的声誉积累和长期利润。因此,一些传统汽车制造商正试图以直接模式直接管理离线购车。

以柯灵为例,它将销售渠道分为三个部分:基于服务的传统4s店、在线预订的柯灵商城和柯灵空厅。当消费者购买汽车时,三方的价格将完全相同。

柯灵01上市一天后,吉利副总裁杨学良发布了庆祝微博。几天后,评论区对柯灵4s店的涨价提出了很多质疑

为了保证同等的销售价格,力克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共花费了2亿元来构建cep系统,从而实现了分销商和制造商之间订单和客户管理系统的完全统一。如果系统监管顺畅,线下销售的订单将通过在线平台反馈给制造商,这也将是汽车销售价格透明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办法》实施未足一年 加价销售却玩上“易容术”

然而,从实际角度来看,由于网上购物中心的取车效率不如实体店,4s店仍然是汽车销售的主要渠道。

由于汽车公司不能有效地监督其合作伙伴,经销商改变经营理念的速度太慢,市场上仍有许多加价行为。毕竟,经销商负责实施购车交易,而这种机制总是有可能被扭曲。目前,柯灵已经采取了阻止有关经销商离境的方法,以防止延误。

《办法》实施未足一年 加价销售却玩上“易容术”

上海龙翔柯灵中心道歉信

因此,放弃线下加盟模式,以直销的形式直接采用特斯拉、威来汽车等品牌,无疑将在销售过程中拥有绝对的控制能力。虽然在资金周转方面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涨价等问题,否则会颠覆原有的销售模式。

《办法》实施未足一年 加价销售却玩上“易容术”

品牌合作需要改进

除恢复公平贸易外,《办法》还规定品牌授权不再是强制性的,实施授权和非授权两种模式。这使得消费者可以全面比较经销商或其他交易场所的许多品牌,从而选择最佳型号。

因此,政策出台两周后,汽车超市的出现可以说是一波热情。

但是,经过多次走访,发现汽车超市的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销售品牌少,财务方案昂贵,有些车型无法提供试驾,所以消费者还是要去4s店体验。

原因在于商品的来源。目前,大多数汽车品牌在选择线下合作伙伴时都会设定销售目标。经营一个单一品牌的4s店,完成这样的业绩并不容易,更不用说综合配送模式的汽车超市了。

就销售过程的专业性而言,汽车超市和经销商之间仍有很大差距。例如,当消费者购买汽车时,他们不能像在4s商店那样获得详细的产品介绍。毕竟,许多品牌都是在同一时间展出的,所以销售人员很难了解每一款车型的性能参数。

《办法》实施未足一年 加价销售却玩上“易容术”

此外,在售后服务方面,一些品牌仍然需要车主回到4s店解决问题,这并不能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应该说,国家近两年出台的新政策已经逐步发布了维修信息,社会化售后服务体系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在理想化的销售逻辑中,多品牌管理确实可以为消费者解决许多问题。然而,打破单一品牌销售流程的逻辑和多品牌整合运作的专业难度都需要运营商和品牌的关注和支持。

《办法》的实施确实为汽车流通描绘了一幅理想的交易画面。在现有顶层设计背景的基础上,一个公平、绿色的消费环境还需要汽车企业和经销商等多方面的努力。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任仲的这一旅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汽车分时租赁市场将会有哪七大趋势?

下一篇:2月中国汽车消费指数为87.0 消费需求回升


标题:《办法》实施未足一年 加价销售却玩上“易容术”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676.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