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股比限制“死亡”后,愿大型汽车国企别沦为外资代工厂
本篇文章2700字,读完约7分钟
图片来自网络
7月12日中午,《德国经理人杂志》爆出消息称,宝马将在未来增持华晨宝马合资公司的股份,预计持股比例将超过75%。消息一传出,华晨中国的股价就大幅下跌,盘中跌幅达到19.71%,为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此外,北京汽车、东风汽车和SAIC集团等汽车企业的股价也出现下跌,这表明市场对中国的汽车国企不信任。
宝马增持华晨宝马股份,意味着限制外资在汽车行业持股比例的政策真正进入了死亡倒计时阶段。然而,中国大型国有汽车集团严重依赖合资企业。合资企业的股份比例放开后,这些汽车公司只能成为外国铸造厂吗?
大型国有企业依赖合资企业
2017年,华晨汽车集团实现销售74.57万辆,同比下降3.7%。其上市公司华晨中国的年销量为447,600台。其中,合资企业华晨宝马售出38.65万辆,同比增长24.65%。
同时,华晨中国实现利润总额43.76亿元,同比增长18.85%。其中,华晨宝马对集团净利润的贡献从39.98亿元人民币增加到52.38亿元人民币,增幅为31.0%。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华晨宝马,华晨集团的利润将是负数。
一旦宝马在合资公司中的份额上升到75%,这意味着华晨中国的净利润将减少一半。如果华晨中国不能很快找到其他盈利方式,2022年后,华晨中国的财务报告中的利润数字将需要加上一个负号。
华晨并不是中国唯一面临类似尴尬局面的汽车公司。几个销量最大的国有企业,如一汽、东风、SAIC、长安、广汽和BAIC,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问题。
目前,中国前六大汽车集团均为国有企业,2017年总销量为1875.5万辆,占全国乘用车销量的75.6%。值得一提的是,合资品牌在六大汽车集团的销量均占50%以上。其中,长安汽车占自主品牌销售额的比重最大,仅占40.5%;共和国长子一汽最依赖合资品牌,自有品牌销售额不到4%。
同时,2017年,中国最大的汽车公司SAIC集团净利润达到344.1亿元,其中上汽大众、SAIC通用和SAIC通用五菱三家合资企业贡献超过470亿元。2017年,BAIC 1341.59亿元收入的87%来自合资公司北京奔驰。
可以说,中国大型国有汽车集团严重依赖合资企业。一旦外资企业要求收回他们的股份,中国就没有谈判的筹码了。尤其是一汽、SAIC和BAIC,继华晨之后,它们可能会成为最早的酷企业。
市场没有交换核心技术
建立一个50:50合资企业在中国制造和销售汽车的战略最初不是由中国人提出的,而是由外方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当中国合资汽车企业出现时,中国整体经济落后,汽车消费能力低下。外资企业希望中国企业能为他们分担风险。
1994年,国家正式出台了外资企业持股比例不超过50%的政策,合资企业不得超过两家。当时中国的汽车工业还相当薄弱,引进这项政策的初衷是在合资过程中建立一个中外平等对话的机制,实现以市场换技术的交流。
不可否认,合资汽车企业的出现刺激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进步,在汽车制造理念、系统能力、供应链建设等诸多方面给中国汽车制造业带来了重要帮助。
一些中国合资企业也借助合资企业获得的资金、资源、人才和技术,开始推出自己的国产品牌乘用车。然而,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汽车市场并没有真正向技术转变。
合资企业给中国品牌和中国汽车企业带来了很多,在汽车制造理念、汽车制造系统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确实给中国品牌带来了很多优势。然而,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曾经说过,开发过程这样的核心东西是无法学习和掌握的。
一汽、东风等大型国有企业自主品牌薄弱,只能依靠合资品牌赚钱,而长安、吉利、长城等没有合资品牌或不依赖合资品牌的汽车企业实力更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反差越来越明显,限制外资股比例的政策日益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阻力。
还有五年时间可以呼吸
4月1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提出放开汽车行业外资持股比例的时间表,并将在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持股比例,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五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完全取消限制。
当然,即使合资企业的股份比例放开,外资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建立新的独资企业,仍然会倾向于通过收购合资公司的股份来实现利益最大化。首先,中国已经不再批准建设新型传统燃料汽车企业;其次,即使建立新能源汽车企业,资金和时间成本也太高。
因此,对合资公司中方有利的因素是,外方仍将优先坐下来谈判。然而,谈判的结果取决于双方能拿出什么样的筹码。换句话说,对合资企业的中方而言,仍有五年时间增加谈判筹码。
对于一些中国汽车公司来说,准备时间可能超过五年。因为大多数合资汽车公司是在2000年左右开始成立的,所以合同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到期。对于合同即将到期的主流合资汽车公司,中国和外国都已在2018年前续签了合同。早在2002年,SAIC就与大众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合资合同延长20年,至2030年。一汽-大众合资协议也已延长至2040年,而上汽-通用和北京现代的协议分别为2027年和2032年。这意味着,即使合资企业的股份比例在未来放开,中国仍将有机会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
当然,合同的到期日只代表理论上最长的时间,并不代表中国一定能赢的时间。毕竟,华晨宝马的合同将于2028年到期,但华晨仍未能顶住压力,提前十年签署了股权变更协议。
不要成为外国铸造厂
目前,虽然合资品牌的销量仍占很大比重,但SAIC、广汽、长安等集团已提前将重心转移到自有品牌上,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长安自有品牌全年均位居中国十大汽车公司之列,广汽川汽旗下的gs8成为中国首家突破20万元大关的汽车,今年上半年SAIC乘用车销量增长53.7%。以上三组都表现出很强的自我影响力。
同时,一汽、东风、BAIC等自主品牌的实力仍然较弱,只有BAIC新能源的销售业绩较好。未来,上述三大集团最有可能成为合资企业自由化的受害者。
五年是漫长的,足以打造一个强大的产品;五年越来越短,合资股份的比例在五年或五年内都是有限的,所以中国汽车公司的实力还没有赶上外国汽车公司。
对于长期处于舒适区的大型国有企业来说,接下来的五年已经成为他们享受躺下来赚钱的最后时期。五年后,他们应该与外资谈判什么?竞争力是什么?
密切关注这五年,可能会有更多的话题。作为一个国家支持的汽车集团,拿出一些骨气,不要等着成为外资企业的代工!
编辑:杨勇平
版权声明
Yiou.com内容的版权属于北京Yiou.com科技有限公司..文章的内容是一个小小的个人意见,并不意味着一有同意或支持这个意见。
边肖推荐:更多汽车销售数据分析,汽车生产数据查询,请点击汽车销售
下一篇:两张图看懂中国汽车金融行业: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9万亿元(图)
标题:合资股比限制“死亡”后,愿大型汽车国企别沦为外资代工厂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298.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